与设备打交道20多年,让它们创造更多价值;耐住寂寞钻研机加工,攻克一个个难题;从一线生产中不断积累经验,实现一个个技术突破……近日,海纳川三名员工获评省部级工匠、首席技师称号。走近他们的日常工作,能够感受到一股在平凡中向深处扎根、在坚守中奋力探索、在传承中接续奋斗的力量。而这种力量的背后,是他们常年扎根一线,穿透时间的汗水与坚守,是他们始终不变的“匠心”。
让设备创造更多价值
陈峰,是从事设备维修工作20余年的资深工程师,他在电器维修领域扎下了根。2010年前后,陈峰开始自主编写设备应用程序,废寝忘食“钻”在程序里,让陈峰对设备维修有了新的理解,由他编写的30余项应用程序,记录了技术探索与革新的不易。加入英纳法上海工厂后,陈峰积极参与新项目设备编程、调试,年均编程数量达20余项。由他主导建立的新项目技术规范指导书达40多页,编写的设备作业指导书超过80页。
价值创造,一直是陈峰关注的所在。陈峰主导实施的项目,在英纳法上海工厂广泛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经济价值。2020年,在疫情影响、供应商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下,他与设备团队成功建立PLC程序功能库,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投入使用。2018年至2020年间,他和团队5次提前完成产品组装线换线工程,累计节约百万余元,并于2019年申请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身为工厂的高级工程师,陈峰也是一位资深的“师傅”,他培养的多名工程师、技术人员如今已走上重要技术岗位,辐射带动英纳法技能人才的培育、成长。
■工匠说
“工匠精神的内涵早已超越了制造工艺的提升与传承,而是一种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、孜孜以求的信仰。我将继续扎根英纳法,让设备创造更多价值,为客户提供最高标准的产品与服务。”
——上海市首席技师 陈峰
练就绝活没有捷径
徐敏,渤海精机加工中心班班长。多年来,他在铣削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练就了一身绝技、绝活。
“为提高加工精度,必须把数控机床用到极致。”几年来,徐敏带领加工中心班组研究、测试,不断突破着数控机床精密镗孔、攻丝、铣螺纹等技术难关。其中,使用数控加工取代镗床、钻床等工序,彻底解决了“螺纹底孔、螺纹与面难控垂直度”问题,保证了机床床身直线导轨安装精度。
“徐师傅是车间里最棒的数控技师,只要有模型,雕个人出来都可以。”这是大家眼中的徐敏,精湛的技艺在渤海活塞出了名。
2018年,渤海活塞开拓了一个外部市场项目——加工桁架机器人铝制托板。托板加工精度公差要求非常严,1米上的平行度误差不能超过±0.04毫米;加工形状也十分复杂,六面都有垂直度要求,孔系的同轴度、面垂直度及各面位置度的一致性要求极高。以当时的工厂设备,很难在一台机床上实现一次性加工,并确保精度。若要解决这个矛盾,实现批量高效生产,必须依靠丰富的数控加工经验及大量的数控编程工作加以保证。
徐敏带着徒弟,开始在20多台数控机床中寻找最合适的加工设备。机床尺寸不合适,就加装工装,解决机床行程的极限;创新优化了原有加工工序流程,尝试立卧之间切换,实现工件快速的周转……经过不断探索,不仅提升了加工速度,工件精度也有了保障。
北汽集团优秀操作人才、北汽集团首席技师、滨州市技术能手、滨州市首席技师、山东省技术能手、齐鲁行业工匠、齐鲁首席技师……这些年,徐敏获得很多荣誉。荣誉的背后是他耐住寂寞、守住本分、专心致志、坚守传承的工匠精神。
■工匠说
“选择了钻研技术这条路,就没有捷径可言,只有耐得住寂寞,承受得住压力,坚持向更深处扎根,终会达到‘工匠’的极致,而这两个字一直是我追求的方向。”
——齐鲁工匠 徐敏
在一线生产中汲取养料
刚刚年满30岁的张承阳,是渤海活塞数控加工中心班组长。“车间技能宝典”是大家对他的评价。扎根一线、不懈钻研,近年来,他攻克多项技术难题,许多改进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,荣获山东省技术能手、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。
工作中,张承阳根据经验和多年的技术积累,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加工方案,使工件的加工效率不断提高。在负责桁架线BHC60A整体斜床身的数控加工任务中,他和班组成员彻夜讨论加工方案,利用落地数控镗床进行立卧转换加工方式,充分发挥数控加工柔性化,完成70余台床身加工,节省资金140余万元;尝试使用龙门铣加工超长横梁,并保证其公差范围控制在±0.01mm/m之内,累计为公司节省资金60余万元;优化新的编程方式,使部分零部件的加工效率提升68%以上,为公司节省资金近52万元……每一次成功的技术探索背后,都浸满了张承阳艰辛的汗水。
在渤海活塞生产新型国六锻钢活塞期间,由于活塞材料选用锰铬合金,材料硬度大且不断屑。为保证连接质量,张承阳从参加大赛中获得启发,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工艺程序优化,使用铣刀铣削螺纹的方式代替传统丝锥攻丝,更为严格的控制螺纹深度,螺栓连接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9.95%,避免了丝锥断裂带来的废品率,大大降低了工费和道具损耗,提高了生产效率,增加产值达230余万元。
“一线生产中,能获得源源不断的‘养料’。”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,张承阳获得发明专利3项,实用新型专利2项,公司技术革新2项,现在这些技术革新已在公司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。
如今,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68人的“师傅”,参与编制《CAXA制造工程师操作说明》内部教材,制作“活塞燃烧室加工”“内冷通道串油孔加工”“典型内芯模具加工”等多个培训课件……他坚信,一个个精研技艺的匠人汇聚起来,就是企业的财富与力量。
■工匠说
“感谢快速向上突破的企业,带给我们充满创新活力与技术革新动能的成长氛围;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努力,没有对自己狠一把的毅力就没有现在的我。”
——齐鲁首席技师 张承阳
(北京汽车报)
建议反馈 您的每一条建议声音,我们都认真对待
分享到微信
分享到微博